参观“新红专”轮探索智能“黑科技” | |||||||
| |||||||
船舶如何“自己开船”? 智能船舶如何“进化”…… 7月11日 参加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 暨航海日活动启动仪式的众多嘉宾 到访靠泊琼海市潭门镇龙湾港码头的 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 化身“船员”登轮探索智能船舶的奥秘 领略航海技术的文明跃迁 上海船研所高级工程师王晨磊向参观者展示“太衍”智能系统,该系统集成人工智能算法、先进的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具备自主航行、自动靠离泊等功能,能实现船岸互通与远程驾控。 在该轮实训中心,嘉宾们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亲自体验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一款模拟器,操控者在沉浸式虚拟环境中体验船舶操纵的乐趣、轮机设备管理、电气系统维护训练。 “‘新红专’轮于中国航海日在琼海博鳌举办之际,靠泊龙湾港,让参加活动的嘉宾近距离登轮观赏这艘船舶。我们看到了很多智能化的东西,比如说自主航行技术让我非常震撼,咱们国家的航海技术真是太先进了。”“我们很激动,‘新红专’轮很壮观,还有很多‘硬核’高科技,有很多我没见过的。”参观“新红专”轮的嘉宾说道。 据王晨磊介绍,这艘船有自主航行的功能,它在行驶中可根据事先设定的航线,自己航行,遇到危险目标会自主避碰。同时,还可以通过岸上远程控制系统操作船舶。 “新红专”轮由中远海运集团和大连海事大学携手打造,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船舶之一,系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总长69.83米、最高航速可达18.5节、满载1488吨。 该船配置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智能船体、智能平台以及智能实训系统,实现智能化全覆盖,同时在智能系统能力拓展、船舶操控AI模型算法、虚实融合沉浸式智能教学实训等方面实现技术新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