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答卷丨以实干创新谱写公司散杂货业务新篇章 | |||||||
| |||||||
“十四五”期间,海南港航所属通用公司以“打造全省散杂货公共码头统一运营平台”为愿景,锚定枢纽化、集约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方向,持续深耕业务领域,用实干与创新谱写公司散杂货业务发展的新篇章。 业务规模创新高:多元布局激活市场动能 “十四五” 期间,通用公司货物吞吐量与市场份额实现双增长。2024年,通用公司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269万吨,同比增长13.18%,超分阶目标5%,创历史新高;琼北市场份额较2020年提升5.9%,进一步巩固了在海南散杂货业务市场中的核心地位。 依托多元化布局持续扩大业务规模,一方面深度开发并高效运营广西进岛砂石业务,密切跟踪岛内外砂石市场供需动态,协同客户畅通砂石通道,在原有稳定运营的广西防城地区砂石货源基础上,成功开拓广西铁山、福建宁德方向进岛砂石新通道,实现稳中有增。2024年全年累计完成广西进岛砂石业务量达486万吨,同比增长74%。另一方面,通过定制化方案争揽超大型海上风电叶片业务、外贸印尼煤炭业务、木切片业务等多元化项目,并吸取成功经验策划昌化江疏浚砂“水水中转”业务,进一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 设施升级强根基:硬件扩容赋能高效周转 随着市场不断发展,主流散货船型逐步向5万吨级、7万吨级船型发展,“十四五”期间,通用公司持续推进码头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不断提升散杂货业务市场竞争力。完成3个泊位升级改造,其中马村港二期码头泊位由5000吨级提升至1万吨级,马村港三期散货码头两个泊位均由3.5万吨级提升至5万吨级,实现5万吨级船舶靠泊作业,同步完成马村港二期危险品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 2024年1月,载运5万吨水渣的“豪远富强”轮成功靠泊马村港三期散货码头,标志着琼北地区首个对外开放的5万吨级公共泊位正式投产运营,对区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设施升级显著提升作业效率,马村港区平均船时效率不含危险品达307.29吨每小时,较“十四五”初期提升155.82%,为货物高效周转提供了坚实保障。 智慧化转型提效能: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双提升 以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为抓手,推动港口运营模式革新,智慧化水平迈上新台阶。通用公司以全面应用生产管理系统TOS7.0,上线云地磅平台实现车牌自动匹配与无感过磅,建立潮汐地磅动态调整机制灵活切换车辆进出通道配置适配车流高峰,优化港内转运过磅流程,开发转运车辆自动识别功能,提升车辆过磅流畅性,单车过磅时间从75秒压缩至25秒,效率提升73%。同时,实现全流程无纸化服务,覆盖船舶预报、商务办单、账单支付、数电开票及数据查询等业务场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散杂货方面,通过取消车辆领卡预约、纸质单证读卡理货、纸质放行条出港等线下人工环节,构建“车辆线上预约—现场智能理货—电子签名放行”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等举措,减少人工核验耗时,压缩车辆进港作业周期,散杂货车辆在港停留时间从59分钟/车缩短至25分钟/车,集疏运效率提升58%。在危险品方面,依托政企协同机制,打通作业与业务链条堵点,将以往复杂、低效的人工管理模式,升级为有序预约、无感通行、多业务“一账支付”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打造危险品过海作业新模式。危险品进岛航班作业时长缩短10分钟/载,出岛航班作业时长缩短5分钟/载,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25%以上。 展望“十五五”,通用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持续优化港口资源布局,推进业务模式与管理机制创新,不断提升运营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公司散杂货板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